了凡四訓
無中生有
動畫欣賞
Part 2 少年十五二十時
收音機旁的鄉野傳奇
高中時期,練重型啞鈴讓我練就一身強健體魄,而那台真空管收音機,則成為我的最大精神食糧,收音機裡的故事,甚至成為我日後經營企業的啟發源頭。
怕長太高而練舉重
初中畢業後,我以第一志願考上省立新營高中,當年我人高馬大,高中時身高就有一百八十公分,班上排隊我都是站在第一排的第一位,老師站在我旁邊只到我肩膀。
也許是不喜歡出風頭,我對自己「鶴立雞群」感到不安,平常走路有時連頭都不好意思?,為了壓低身高,我還自己灌水泥做「石輪」,再把兩個輪子用竹竿撐起來,製成重型啞鈴,每天舉上舉下,希望靠著啞鈴的重量把自己壓矮。
練舉重運動量大,身體自然需要很多熱量和營養補給,但因為沒錢買營養補充品,我只能吃些便宜的香蕉和紅蘿葡來補充熱量;說起來還誤打誤撞擁有豐富營養成分的香蕉和紅蘿葡,讓我在高中時代繼續「向上發展」。
除了練舉重想壓矮自己外,我也沒有好好善待自己的眼睛,那時,我拼了命地唸書,不論站著、坐著、躺著,只要有空,我都在讀書,晚上,還就著高高掛著的五燭光燈泡微弱的燈光看書。所幸,這樣「蹂躪」眼睛並未讓我罹患近視,否則我就悔不當初了。
當時,有些高中同學家裡有真空管的收音機,我聽他們說收音機會報導很多有用的訊息,於是便大力鼓吹阿爸買真空收音機,以便多瞭解各方訊息,並尋找可以發展的機會。
「唐山老師傳兩徒弟」的故事
當時,收音機一臺大約要一千元,算是滿高檔的,沒想到,阿爸真的被我說動了,真的去買了一臺收音機回來。我還記得,當阿爸提著收音機進家門時,我們兄弟姐妹全擁了上去,大家搶成一團,每個人都想試試這個新玩意,而我則興奮得一個晚上都睡不著。
後來,那台收音機給了我很多啟示,在我聽過的收音機故事中,就屬「唐山老師傅兩徒弟」讓我印象最為深刻,故事內容是說,兩個學徒跟著一位從唐山來台灣蓋房子的老師傅學藝,出師後技術了得,各自開創了事業。師兄的人際關係很好,生意也很好,跟他的徒弟愈來愈多;師弟的生意則是門可羅雀,發展得不甚理想。
有一次,有個客人本來要請師弟蓋房子,後來卻又轉到師兄那裡在,師弟心生不滿,因此起了歹念。師弟為了打擊師兄,在上樑大典前一天,帶著鋸子潛入師兄工作場所,偷偷地把師兄原本准備好的大樑鋸掉了一截。
當時房屋的大樑都是整塊粗木頭製造的,上樑是蓋房子的重要關鍵,公開上樑時,如果大樑不夠長,架不上去,蓋屋的師傅會相當難堪,並將成為眾人恥笑的對象。
謹慎減少失敗的警惕
但是師弟不知師兄在晚上睡覺前,會把明天要做的工作材料再檢查一遍;當晚,師兄到做樑的地方一看,發現屋樑不夠長,心中有數,就叫徒弟連夜幫他趕做一支新樑,並交代徒弟上樑時聽他的口令做動作。
上樑大典,師弟特意到場,表面上是來向師兄道賀,心裡卻是要來看師兄當場漏氣。上樑吉時一到,師兄的徒弟們分兩頭把樑往上?,快到屋頂中央要放樑時,師兄就大喊:「上樑時樑要拿正,慢慢地放,不夠長的話,樑要拉一下。」師弟在旁心想,樑可以拉嗎?但卻見師兄的徒弟們真的把大樑往兩邊拉,那大樑還真的平放上了屋頂的樑位。
在現場看的師弟誤以為大樑真的可以拉,心裡不平,覺得唐山老師傅不公平,沒有把拉樑的絕技教他,所以害他的生意不如師兄;當天晚上,就上門找師兄理論,對師兄說:「大樑已經被我鋸短,怎麼用拉的還可以上樑,是不是師傅偷傳了你什麼功夫,沒有讓我知道?」話一說出,師弟才猛然發覺到自己露出了馬腳。
開始創業做生意後,我經常將這個故事擺在心裡,咀嚼其中的道理,深覺做人做事都要謹慎,不怕一萬就怕萬一,謹慎行事及事前妥善的準備,會讓我減少失敗的機率。
經營思想起
經驗,在失敗中學習
阿爸買了腳踏車後,我開始學騎腳踏車,每天趁阿爸做生意回來,我便一個人牽著阿爸又大又重的「鐵馬」到碾米場附近的空地獨自練習。
當時我看很多人練車都用竹竿綁在後座增加平衡感,我便拿取重量較重的扁擔橫綁在車座架子上當做支撐,就算腳踏車翻倒,也因為有扁擔撐著,免去整輛車倒在地上的危險,減少受傷的機率。
在學騎腳踏車跌跌撞撞的過程中,我一直告訴自己,要在失敗中學習經驗,我想這是由於生活上的貧窮困頓,練就了我吃苦的功力。這種豐富的生活「資源」,讓我在往後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挺得住,並且不斷提醒自己,我一定要成功,失敗的我會再回到過去…
聯考落榜提前入伍
沒能擠進免學費的師範大學,我成了聯考落榜生!面臨重考、找工作的局面,我選擇先入伍當兵,因為盡早退伍,才能盡早幫家裡賺錢。
跨不進師範大學門檻
我念的省立新營中學升學率很高,高中時期,我除了練舉重,就是唸書、看書、讀書,當時的我心無旁鶩,只想靠著好好成績一路過關斬將,唸到師範大學,以開創未來美好的日子。
民國五十六年,我高中畢業那年,大學聯考還是採取考前先填志願、考後再按成績分發的制度。
因為不想增加阿爸的負擔,我理所當然地選擇免學費的師範大學就讀,從第一志願到最後一個志願,填的都是師範大學,我還記得,最後一個志願填的是童子軍系。
由於受到表哥的影響,我在分組時選擇了文科,因為我聽表哥說,想唸師大,讀文科比較有希望,可以念的科系較多,上榜機率較高。但事實上,除了英語之外,我對國文、史地等文科一點興趣都沒有,反而是對數學理化等課程興致勃勃。
申請提早入伍當兵
可能是選錯了組,也可能是我自己努力不夠,大學放榜,我的成績並未達師大最低標准,所以落榜了;不過,讓我稍感安慰的是,我有興趣的科目,如英語和數學都考得差強人意。
後來我常想,也許當年我是選錯了路,如果我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理工組就讀,或許上榜的機率會高一點吧!但反過來想,如果不是當年名落孫山,畢業後我說不定就沒有機會走上發明研究這條路,不是嗎?
沒考上師範大學,我面臨了人生另一個重大的抉擇,接下來應該要重考、找工作,還是先入伍當兵?
深思熟慮做出決定
我仔細地盤算,像我這種鄉下的窮孩子,能讀到高中已經很幸運了,即使沒上大學,在鄉下謀職應該不難;但是我知道自己並不想留在鄉下工作,因為我想到外地看看這個世界天地有多大,看看有沒有其他的「頭路」,和別人多學習,讓自己有更寬廣的視野,多賺點錢。
可是再一仔細考量,我決定提前入伍。在那個年代,為鼓勵提前當兵,提前入伍者可以自選兵種。
當時,陸軍分兩年役和三年役兩種,據說,按照一般程式等徵集令、然後參加抽籤的人,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會抽到三年的特種兵,而提前入伍者,就可以優先選擇兩年役。
阿爸被早到的兵單嚇到
那時我只有一個念頭:「趕快把兵當完,趕快去工作賺錢。」我認為,一般公司老闆不可能重用沒當兵的毛頭小子,當兵前找什麼工作都只是暫時的,既然服役是必經之路,那就乾脆早早入伍,提早投入就業市場。
打定主意後,我就自己拿了印章、父母的身份證和戶口名簿,跑到兵役課申請提前當兵。當鄉公所人員送「兵單」到我家裡時,阿爸嚇了一大跳,但聽完我的分析後,阿爸只有心疼地答應了我提前當兵的決定。
經營思想起
及早准備,為明天設想
即使現在問我當年決定提早當兵是否正確?我的答案還是肯定的。因為提前入伍,我比同學早好幾年踏入社會,在同學退伍開始找工作時,我已經有兩年的工作經驗,在職場上產生很大差距。
如同當年選擇提前入伍的道理一樣,在經營規劃企業時,必須往長遠處思考,而非只看現在,這樣計劃才能周詳。
人生每個時段都有值得尊重與記憶的事情,但人要活在明天,不管過去或今天多痛苦,一定要為明天找機會,為明天設想,這是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一定要的思維。為明天預先做准備,未來才能有幸福快樂的生活。
在「悽慘埔」當兵
在連隊士官班長中被整最多的就是我,通常結訓調查結果還沒有出爐、會還開完,我就會自動去剃光頭,以示自我懲處。因為剃光頭,一直到退伍,探親假我都不敢回。
血染車籠埔歡樂滿仁武
提前當兵,我成了名符其實的「小兵」,從月俸一百元的二等兵當起。
新兵訓練,我被分發到隆田的第八中心,由於被選作「代訓班長」,所以日子過得還算風光,每天軍服穿得筆直地受訓,挺神氣的。但兩個月後就慘了,因為被選中接受士官訓練、也就是教育班長訓練,我被轉到第五中心的車籠埔區接受士官隊訓練。
當時,車籠埔營區在役男口中赫赫有名,人稱「悽慘埔」,以嚴苛著稱,在軍隊中甚至有「血染車籠埔,歡樂滿仁武」的順口溜,清楚地說明在車籠埔受訓的慘狀。我還記得分發當天,一到車籠補營區就馬上受到嚴格的體能檢測及心態喊話,使得大家筋疲力竭、心驚膽顫。
在那裡有個口號:「合理的訓練為訓練,不合理的訓練為磨練。」有時練習喊口令,得從這一座山頭喊到另一座山頭,連到餐廳吃飯都要踢正步,沒事長官還會叫我們學「陶侃搬磚」,藉此「勞其筋骨、苦其心志」。
替受傷的阿兵哥治療
在軍中,均穿著卡其布長袖制服出操,大熱天裡收操回來吃午飯,餐廳經常不開電風扇,藉此訓練我們的耐力,讓出操時已經曬昏了頭的我們食不下嚥。因此,受訓期間,我經常肚子裡空空的,但半粒米飯也吃不下,只能低頭猛喝湯。
士官隊結訓後,我被派到在善北的新中第九中心。下部隊後雖然少了車籠埔的「磨練」,卻多了一份責任,得學著怎樣帶兵、怎樣領導統禦,有時候排長不在,還得代替排長帶領四班三十六個兵。
我帶兵講求的是「愛的教育」,和其他班長的做法差別很大,因為我認為二十歲的阿兵哥已經是成年人了,打罵方式對他們身心傷害很大。可能是「愛的教育」奏效,我帶出來的兵測驗成績都是最好的,實彈射擊成績也都是排名一、二名。另外,因為跟著阿爸學過跌打損傷療法,連上阿兵哥出操筋骨受傷,多是我幫忙治療。
那時新兵訓練結訓後,部隊都會調查「你最喜歡哪一位班長?」結果「洪銀樹班長」常常拿到最高標。但部隊講求鐵的紀律,像我這樣溫和的帶兵方式、受到袍澤兄弟擁戴的成績,不但不被鼓勵,反而被視為是未善盡責任、只會做好人,不但長官不喜歡我,同僚還會排擠我。
剃光頭以示自我懲罰
下部隊後,我上頭的連長都對我不太好,退伍前遇到的那一位連長,甚至把對我的不滿意都表現在言行上,有事沒事就找我麻煩;因為常被選為「最受歡迎的班長」,我被扣上「最不合群」的大帽子,通常結訓調查結果還沒有出爐、會還沒開完,我就會自動去剃光頭,以示自我懲處。
因為常自動剃光頭,怕父母擔心,探親假我常常待在部隊裡不回家。
但是,火山總有爆發的一天,有一次,連長又用一連串粗話罵我,我忍無可忍,在他罵完回房後,氣衝衝地衝進他的房間裡,把房門反鎖,冷冷地對連長說:「我快要退伍了,你最好不要在眾人前面這樣罵我、侮辱我!否則我不打算退伍,看你怎麼辦?」
那次凶過連長以後,一直到退伍的四個月,我總過了一段堪稱平靜的軍旅生活。不過,我最慶幸的是,退伍後我和許多士兵都成為好兄弟。
拒絕加入國民黨
提到軍旅生活,除了和軍中弟兄肝膽相照的感情外,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事便是長官要求我加入國民黨的過程,剛入營服役時,軍中的長官便開始慫恿我加入中國國民黨,因為對政治沒什麼興趣,也從來沒加入任何政黨,我遲遲不願簽字入黨。
到了士官隊後,隊中長官又來「道德勸說」,勸我加入國民黨,但我依然態度堅定地拒絕。不過,軍中長官仍不放棄,輔導長努力用磨功想要來「感化」我,故意半夜叫衛兵找我去「談話」。
到了第三天,我又被叫到輔導室面談,敲門後,我一腳站在門內,一腳站門外,問輔導長說「你知不知道我現在要進去還是要出來?」輔導長說:「你問這個幹什麼?」
我說:「你知道我要加入國民黨?還是不要加入國民黨?如果你知道我要還是不要,我馬上就加入國民黨。」輔導長聽了不太高地說:「你回去睡覺。」從此部隊裡頭就沒有人再來找過我加入國民黨了。
經營思想起
帶人,要先帶心
服兵役的兩二年時間,讓我知道怎麼樣去面對並解決問題,如何領導統禦,也深知一個成功的人,一定是用腦筋去想辦法,去解決遇到的問題,沒有其他藉口。同時我也體會到人思維上的不足,需要幫忙和學習的地方很多。
當年役男的父母總會擔心孩子去當兵,常會去求神問蔔保佑抽到好單位,追根究底就是怕孩子會被打。對我來說,軍隊的某些生態也反映在企業體內,帶兵不該用打的,同樣在公司裡帶人也不應該是強壓式的,正所謂「帶人要帶心」。
嚴格的訓練不是不能接受,但是應該讓人心悅誠服,這或許不是使用打罵教育能夠達成的。軍中的磨練對我曾如噩夢一般,但我仍覺得很幸運,曾經有過這番經歷,讓我的思想和體魄有了另一番改造。
和電機工作結緣
我白天騎車在臺北市來回為客戶做維修保養,一天最多曾做十多個地方的叫修保養服務,晚上就練習拆機器,一面受訓一面工作,整天忙個不停,還差點累出毛病。
北上求職學習機器維修
民國五十九年,我從軍中退役,真正面臨未來前途問題。想到自己高中畢業,文不文、武不武,我對未來感到很茫然,當時,我有個認知,那就是「專業技術」很重要,如能學得一技之長,才能穩住未來,有了技術,無論找工作或創業都沒有問題。
在我的觀念裡,臺北市是全台灣最大、最繁華的都市,對我這個鄉下小孩而言,臺北充滿了機會,什麼好東西都在那裡,如果我可以到臺北發展,我一定能找到機會出頭;而且當時大妹與妹婿在臺北做鈑金、美術燈和舞臺燈的生意,我想,萬一在臺北一時找不到工作,還有妹妹做後援。
來到臺北,我開始尋找有技術可學、並具未來性的工作,很快就找到一家小型機器進口公司,這家公司後來成為股票上市公司。當時我應徵的是機器的維修人員,雖然我不會維修,但公司還是錄取我,給了我很好的機會。
勞累過度身體拉警報
我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,很努力的學習維修工作,白天騎車在臺北市來回為客戶做維修保養,一天最多曾做十多個地方的叫修保養服務;晚上則練習拆機器,一面受訓一面工作,整天忙個不停,還差點累出毛病。
那時候,我晚上暫時睡在妹婿家裡。有天深夜二、三點,我突然整張臉腫脹、無法喘氣、呼吸,全身非常不舒服,我直覺,可能是白天到處跑太累,汗流太多,沒有即時補充鹽分,於是叫醒來臺北幫妹婿工作的二弟幫我泡鹽水,喝了以後終於舒服一點。
第二天雖然還是很難過,我還是照常上班。 就這樣努力工作、學習,過了半年,公司認為我維修技術可以應付客戶需求,便派我南下高雄分公司服務。
進一步學習電子維修
在臺北時,我只學會小型機器機械的維修,關於電子相關知識,我都不懂,而機器內通常都有電子線路,我想如果能夠融會貫通,可以增加我工作上的方便性與安全性,於是調到高雄後,我就到位在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的「振聲無線電傳習所」報名,學習電子、家電、無線電方面的課程。
那時候課程很緊,每週一至週五下午六點上課,晚上九點多下課,我前後共學了五年多,像真空管收音機、電晶體收音機、電視機,還有通訊器材等電子儀器的組裝維修,都是在那裡學來的基本知識,也奠定未來事業的基礎。
當時到「振聲無線電傳習所」進修的學生很多,由於涉及通訊,關係國家安全,檢定相當嚴格,學員研修畢業後,必須參加電子工程師執照考試通過,持警備總部核發的電子工程師執照才能進口通訊電子零件。
經營思想起
鎖定目標,學習一技之長
社會經濟不斷轉變,科技腳步不斷演進,要能因應時代的脈動,讓自己或企業保持良好狀態與敏銳度,持續學習是絕對必要的。
這也是當年沒有大學文憑、無一技之長的我深刻的領悟,所以,我隨時抱持著學習的態度來面對工作與事業,並清楚地鎖定目標。
求學時,我看很多課外書,對於先聖先賢也心響往之,也曾思考要如何達成先聖先賢的境界,現在回想起來,當時我所謂的「轟轟烈烈、多彩多姿」,說穿了就是希望未來有一番成就,而這番成就需要的就是不斷的學習。